再幾個月就是教書滿五年的日子,這一學期最大的改變,我發現自己的耐心變低、容忍度也較差,以前對學生的一些行為與問題,我總是替學生找了一個個理由,因此在成績上一再給予學生機會,而當學生表現不好,檢討、難過都是我,但是不知為何幾年下來,我似乎無法再拿過去的理由說服自己,學生其實是如何如何,或許是這幾年認識一群格友,我改變了,生命與時間是這樣的寶貴,為什麼有人會這麼不懂得珍惜與浪費生命呢?
我想起以前自己念大學時,在上課方面許多老師的要求是:你不一定要乖乖坐在教室聽課,但是成績要自行負責,沒有加分,沒有所謂的劃重點、考前複習,教不完預定的進度,請自己看,反正就是你要自己想辦法,說真的,當大學生誰沒有翹過課,自己雖是乖乖牌,大學時代也翹過課,但是總會想方法把課程彌補過來。
當了老師,期許自己用這樣的方式與學生互動,因為我知道有些學生是有能力自修,有些學生覺得自己的時間與生命不想浪費在聽老師說「廢話」,但是這幾年發現似乎這樣的期待需要修正,學生雖然出現,但是大多時候是在課堂上睡覺與聊天,心平氣和請教他們有什麼事情要討論,或是對上課內容要發表意見,卻又變得鴉雀無聲。以前我會跟學生聊天聲音比大聲(我已經使用麥克風了),或是勸說,但是效果有限,這學期我只好跟學生表明,如果不想聽課,沒有關係,如果有重要事情要談,請到外面,在課堂上,請不要一直聊天與使用手機,希望維持一個可以講課、聽課的環境,只要小考時出現,大考時一定要過,這樣就OK。
這樣的改變是因為對於辛苦準備課程的我,以及對於想聽課的學生,吵雜的環境真的太不公平。
這週是期末考,趁著沒課的日子,努力在家改考卷,愈改愈改不下去,總要讓自己心情稍稍「平靜」,才能繼續與學生的考卷「奮鬥」。
剩下一科考卷,我卻沒有力氣打開,因為有一科考卷居然花了我三天時間才改完,並非學生寫得太多,讓我改不完,而是慘不忍睹,讓我不知怎麼辦?
所有的題目都是上課討論過的,會這樣傷心,是這兩門課是選修課,且是以討論為主,但是討論並非漫無目標,而是有一些理論與重點在討論,我想這對大三學生,在訓練論述、思辨的能力很重要。
由於過去考試採用分組做報告,常產生分工不均,以及請學生務必跟我討論過的要求,效果很差(都要一再提醒學生,且要求報告要看很多次,但學生常敷衍了事,使我非常困擾),因此這學期決定採行考試,為了顧及資料很多,而且課程並非背誦的課程,因此與學生討論後,學生決定採行回家考試,原以為這樣學生有充分的時間消化、寫作,拿到學生交上來的答案,真的傻眼。
雖然仍有少數學生非常用心,也拿到非常高分,但是大部分的學生,明顯看出根本沒有查閱課本、上課資料,就開始天馬行空回答,甚至沒有弄懂題意,就寫幾行字敷衍交代。
我常想在目前的校園學習環境,不斷要求老師反省、檢討,有時我覺得是否對學生太少要求,這樣的深刻感受,除了來自這五年的教學,更大的回應是來自去看學生實習時的感觸,當學生告訴我,老師你以前說的都是真的,聽到學生一次一次這樣說,我不知該說,是你們當時「年紀小」,還是老師「心太軟」,讓你們到職場失去了「競爭力」,或許老師真的是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