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夫妻就像兩人跳舞,從一開始不知如何配合,到逐漸有默契,舞要跳得好以及持續,這中間是要多少的配合?!


2007年因為妹妹生病,先生願意讓妹妹來住家裡,方便治療以及照顧,這一年的點滴,我始終感激在心理,幾次原生家庭有事,他也總是慷慨伸出援手,像是媽媽中風後,有二次長期住我這裡,讓我與媽媽有一段回憶,雖然這些過程,也是承受許多壓力,畢竟在台灣的社會,太太(或是媳婦)的家人來住,夫家的人一定有很多意見,這中間暗潮洶湧,也這樣走過來了。關於這一點,我對先生有太多的感謝。


這半年來,不知是否我太忙、太累、或是處於中年危機,發現自己與先生溝通愈來愈困難,甚至有時講不到幾句話,就可能引發爭執,一直以來,無法理解為何不能說自己工作上的困境,在我想來,夫妻二人或許工作型態差異很多,但是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互相扶持,當他做生意有困境時,我總是溫柔的關心與支持,但是換成是我的工作卻一直無法得到支持,彷彿那都是我咎由自取,最後總是一句,那不要做了,是女人的工作比較沒有價值嗎?於是一次一次下來,我也開始有些事情不想說,這期間也嘗試努力想表達這部分相處的困境,但是總是沒有交集,好像是各說各話。


此外,有些「玩笑」是我不喜歡的,包括在金錢的使用上,因為自己有經濟力,加上個性,我不是很喜歡伸手跟人家要錢,因為家庭是兩個人,孩子也是兩個人,或許我對金錢比較沒有概念,所以也沒有儲存很多錢,但是我知道的是,我的錢大部分是花在家人身上,我不逛街,幾乎不買衣服、保養品、首飾等,最大的嗜好是逛書局與買書,嚴格說來,錢用在我自己身上並不多,所以我不喜歡別人指責我亂花錢,更不喜歡質問我為何沒有存什麼錢。最受到傷害的感覺就是,好像只有先生賺得錢才對家庭有貢獻,而我的就不是。


事實上,婚後念博士班時,為了不增加先生的壓力,我還是持續工作,當時雖然收入不多,但是起碼整個博士班過程,都是靠自己,並沒有拿過先生一毛錢,那時要唸書、工作、照顧小孩,還因此曾經生一場病,這樣子,還是「沒有貢獻」嗎?


最嚴重的歧異,是有關小孩的教養,因為J的特殊,很多表現不如預期(其實他成績也算勉強可以),而這些也是我的教導錯誤?或許某些方面,因為心疼J在學校受到的挫折,可能有時有點「寵」,但是這些缺失,先生可以好好跟我說,而不是嚴厲的指責,抹煞一切我的付出,夫妻對小孩的教養不是應該用商量、討論來進行?


我不喜歡特別去回憶過往,如果真要說,當J四歲時被診斷出來是疑似高功能自閉症時,那一段歲月,是誰帶著他到處上課與求助,而是誰總是「袖手旁觀」呢?念小學時,當專業人員說J很多都學不會,是誰不服輸,想各種方法與資源來證明J是可以的。當時還要承擔夫家人對我的指責,婆婆認為是我去念博士班,孩子才變成這樣。這些往事,努力想忘記,因為重要的是現在,不是過往,而且停留過去對J一點好處也沒有,我希望他擁有爸爸媽媽滿滿的愛,所以一直努力去維持這段婚姻,一直往好的方面想兩人的關係,不愉快的感覺也都努力讓它很快過去,最重要的是感念先生為我家人做的一切一切,但是現在我和他到底怎麼了?


我發現自己再也無法像過去一樣,讓「不愉快」很快的過去。


是生活?是工作?還是生活了13多年的習慣使然,覺得一切理所當然,所以兩人的關係也不需要經營,基本的互相尊重、情愛、支持、關懷都不重要,不需要了嗎?


忽然之間,感覺自己一直為別人而活,這些都是為了什麼呢?開始想為自己而活,而不是一直去顧慮別人的感受。我的感受,誰在意過呢?


期待這一年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