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回家兩星期,昨天上來,姊妹兩星期不見,一見面又吱吱喳喳說個不停,雖然她回家的日子,我們每天都「熱線」,但是很自然一見面又是說個不停,太多想法要分享。


先生前幾天才抱怨,我只關心妹妹、小孩,而把他擺在最後的位置,我說,妹妹現在生病,你幹嘛跟她「比」,不過,想來先生的抱怨有幾分真吧?!或許我和妹妹這一路都太親密了。


妹妹說了她回家一些事情,不免引起我的擔心,或許我的個性比較自我,比較不能忍耐,有時不能理解妹妹與妹夫以及妹夫家人的互動,為何如此委曲求全。


我不得不抱怨妹夫的「大男人」與「雙重標準」,雖然他對妹妹以及曾是他同學的我,非常照顧,但是他的行事風格,以及無法體會「媳婦」角色的難為,我就會很生氣,他也是有姊妹的人,也知道他姊妹與夫家人的互動難處,難道他不能理解嗎?在我看來,這是很自私的行為。


妹妹暫時在此有喘息,但是回去面對一些複雜的狀況,悶在心理,當然會生病。我真的很擔心。


此外,妹妹對於自我要求與小孩的要求也是我擔心,雖然她改變不少,但是我還是擔心,我擔心這是一種暫時的現象,等她好了,回到生命軌道,她又要重新操心,其實,誰說我們會當父母,我們很多模式,其實拷貝自我們的原生家庭,偶然間在電視的講道中聽到這一段,非常震撼,那幾天反省自己許多,我知道自己是的,包括自己看重的事物與行事風格,不知不覺是模仿自父母,我的「時間」觀、「效率觀」、生活重心都是,於是學業的表現變得太重要,但是孩子存在的價值並不是只有課業,如何突破這一層呢?


人的可貴是來自「可變」,而不是不變,墨守成規,一成不變的行事才是可怕,生活與規則本來就是有彈性,每一件事情為何要這樣,有去深思過嗎?


我對妹妹說,生病很痛苦,但是因為生病,暫時停滯的生命,反而讓我們思考過往的生活方式,哪些是你要,哪些是你不要,妹妹常覺得與妹夫溝通沒用,我是持相反的看法,一次沒用,很多次應該會有所不同,同住一起,要生活長久,就應該勇敢表達,甚至勇敢表達「生氣」,妹夫或許有改變,但是我想是不夠的,他的生活太忙碌,以致沒有停下來傾聽別人與自身的聲音。


夫妻的事情,我的介入並不適當,只希望我的意見,妹妹可以聽進去,我覺得表達並非自私,而是讓對方理解自己的想法與處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