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到網路上的社論,很有意思的文章,PO上來大家看一下!


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社論-狂犬病引來的-些省思-160000149.html


日期:2013年8月4日,台灣新生報


台灣爆發了絕跡已久的狂犬病例,一時之間,引起社會關注和恐慌,而面對此問題的處置方式,譬如採取大量的狂犬疫苗注射,反映出一般社會對於近代醫學的一種信念,這都與近代醫學所奠基的科學實證思維息息相關。


科學實證結果的簡近明確,正是科學的一個長處,也樹立起科學在致用方面的不二地位。不過,科學的這種能力,也有其長中之短,那就是如果面對的是簡單因果問題,科學的效果就會十分顯著,但是一旦問題內涵複雜,源起多因,科學的能力往往就要出問題。


六月間舉行的美國癌症臨床學會年會,正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由於這個領域所針對的癌症疾病,是標準的一種複雜多因問題,因此癌症臨床治療過往所倚恃的科學實證簡近因果思維,往往就碰到了困境。


會議中討論的一個問題,是所謂治療藥物的臨床試驗效果。一般藥物在研發完竣之後,都要經過人體的臨床試驗階段,但是在會議中的多位專家都承認,目前進行的藥物臨床實驗,其實並不能有充分的證據,證明藥物對於某些臨床治療病人的有效性,是沒有任何爭議的證據,而不是出於某種偶然性。其根本的原因,就在於癌症病人有高度的因人而異特性,因此設計出來的臨床實驗,其實並不能達到找出真實答案的目的。


但是對於近代醫學實證效果的某種認定,卻造成在臨床治療用藥選擇方面的一種心態,這種心態引致的結果,就是對於藥物效果的過度寄望。在癌症臨床學會年會中,專家提出某一治癌的藥物為例,指出此藥物經過十多年的人體臨床試驗,對於這種藥物的是否有效,事實上專家仍存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雖說如此,但是這種藥每年卻有六十億美元的銷售額。


這種現象所代表的,是用藥治療必然有效的想法,已深入人心,面對這樣的需求,近代醫療系統或有不得不被動因應的壓力,主觀上恐亦難免有利益導向的趨動力,似乎是一種「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狀態。


在同一美國癌症臨床學會年會中,發表的多篇研究論文,也都不約而同指出,對於癌症腫瘤治療,自體免疫治療能夠產生可觀效果,這些論文其實是對長久以來癌症腫瘤多採取趕盡殺絕治療的一種反思。


癌症治療的「堅壁清野」策略思維,其實正來自近代醫學長久以來的立竿見影即時見效經驗,這種經驗尤以抗生素對抗細菌感染的成效,最具代表性。但是利用抗生素殲滅細菌的「神奇」效果,在面對複雜多變、各體互異的癌症治療方面,顯然並不能一體適用,而最近發現一些細菌,對於藥效最強抗生素的產生抗藥性,更看出以簡近因果思維面對繁複人體生理現象,有著根本上盲點存在。


近代醫學毫無疑問的給人類帶來了福祉,但是也應該認識到,面對繁複多重生命現象,近代醫學在方法和思維上所面臨的根本困境。這就回到科學實證能力限度的根本問題,職司醫療體系決策專家,對於近代醫學不能解決的問題,應該坦誠以告,不應該在一種民粹式的氛圍中,向社會開出一些看似美好的空白支票,不但造成社會資源錯置,最終也可能傷害人們對於近代醫學應有的信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